最近,热点城市,特别是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热明显升温,现场竞争激烈,数十家房屋企业抢地、数百轮招标、100%以上地价的现象再次出现。二线城市土地交易的反弹导致全国土地市场交易的反弹。今年4月,二线城市的土地销售占全国300个城市土地销售总额的近70%。
业内人士认为,土地市场的反弹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,如一定时期调整后的适度短期预期导致的强烈补货意愿、住房企业的充足资金、土地供应规模的缩小以及住房企业对二线城市的关注。中央政府坚持“不投机炒房”的固定立场,对地价快速上涨的城市进行预警后,预计本轮土地市场增长不会持续太久,市场蕴含风险,住宅企业的投资布局仍需谨慎。
大地燃烧着火焰。
源于住房企业补充库存
4月30日,“五一”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,南京共售出7处住宅用地,总价72.1亿元,溢价约40%。4月25日至26日,合肥连续两天关闭25块土地,总土地销售收入超过210亿元。4月24日,苏州主城区售出5处住宅用地,收入135.7亿元。4月23日,武汉敲定了10块土地的交易,并获得228亿元人民币。
近年来,热点二线城市住宅企业征地热情明显提高,市场热度明显回升。这些二线城市土地交易的反弹也推动了全国市场升温。从4月22日到4月28日,受中学监控的40个主要城市的土地流转同比增长64%,租赁总额同比增长130%。其中,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上涨。4月份,全国300个城市土地租赁总额为3346亿元,比上个月增长17%,比上年增长24%。其中,二线城市住宅用地交易活跃,土地出让金总额2231亿元。根据这一计算,二线城市的土地销售收入占全国300个城市土地销售收入的近70%。此外,在土地出让金前20名中,二线城市占据15个席位,武汉以409亿元领先,杭州以304.1亿元领先,苏州以156.3亿元领先。
至于最近几天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回暖的原因,上海宜居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在接受《证券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第一个原因是开发商从去年10月开始发行大量债券,筹集更多资金,有钱就能得到土地。第二个原因是发展企业投资的区域分布是相同的。大中型开发企业更喜欢一线和二线城市,而不是三线和四线城市。第三个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今年过了一个“春节”。大多数城市的交易量都有所增加,一些城市的房价也有所上涨,房地产销售的复苏也让开发企业觉得现在是抢占土地的好时机。
从1月至4月住宅企业新增价值来看,4月住宅企业增加投资,二线城市仍是主要战场。克里研究中心(Kerri Research Center)的统计数据显示,4月份,中海、绿城、世茂和华润等房地产企业的土地收购率大幅提高,收购的土地数量较前一年3月的平均水平增加了200%以上。与此同时,在回归二线城市战略的推动下,二线城市住宅企业的征地不断增加,竞争更加激烈。1月至4月,百强住宅企业中的二线城市有49%是新建的,1月至3月上升了3个百分点。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比例为45%,比去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。
土地价格正在迅速上涨。
触发策略警告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一些城市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后,政策警告出现了。
住房和建设部在第一季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项调查时指出,一些热门城市的住宅销售有所回升,土地市场的热度也有所回升,这需要高度重视。它还向房价和地价波动较大的城市发出预警。4月17日,自然资源部再次强调了住宅用地供应的“五大类”调控目标。其中,消化周期为12-6个月,增加土地供应;对于那些不到6个月的人来说,土地供应应该大大增加和加快。此前,土地拍卖市场过热的合肥也下调了热点地区住宅用地的最高价格。
关于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未来趋势,杨红旭告诉《证券时报》记者,二线城市的基本面相对较强。厦门、天津、石家庄、福州等一些城市已经提前降温,基本调整到位,征地时机越来越好。然而,由于受欢迎城市的政策仍然严格,控制房价、地价和租金是这些受欢迎城市“一城一策”的核心指导目标。未来,房价和地价将受到一定的控制,增幅相对较小,一般不超过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,可能控制在6%~7%以下。“在这种情况下,开发企业的一些预期可能过于乐观。如果地方政府不放开价格限制,同时也限制土地价格,据估计,炎热城市的土地市场将在第三季度略有降温。”他说。
克里研究中心(Kerri Research Center)还预测,在中央政府再次提出“住房无投机”的固定立场,并对地价快速上涨的城市给出预警后,目前土地市场的上涨不会持续太久,土地市场的“疯狂”将面临更大的风险。无论是战略调整还是规模需要,企业的投资布局仍需谨慎,尤其是对于地价屡创新高的城市和地区,盲目追求高价是不可取的。
「阜沙租房信息」